SNS柔性防護網系統(tǒng)包括主動保護網和被動保護網。主動防護網的配置主要包括錨桿、支撐繩、網眼網和鋼絲網。應力鋼絲網連續(xù)穩(wěn)定地支撐著整個邊坡。SNS柔性防護網系統(tǒng)具有較強的適用性。其顯著特點是對坡形沒有特殊要求。當原有地形形態(tài)和植被生長條件受到破壞和改變時,SNS柔性防護網系統(tǒng)是一種柔性截落網,可截留和堆積落石。它將傳統(tǒng)的剛性結構轉變?yōu)楦邚姸鹊娜嵝韵到y(tǒng),大大增強了整個防護系統(tǒng)的變形和協(xié)調能力。
SNS柔性防護網的特點是可以解決一般地質條件下的邊坡穩(wěn)定性問題,同時兼顧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不破壞原有地形和植被生長條件。下面介紹SNS柔性防護網系統(tǒng)的施工技術!柔性防護網技術特點及施工工藝:
1. 主動保護網系統(tǒng)
(1)搭建施工工作臺;靠近山體直立、陡峭,斜坡體面的表面沒有系上安全繩索,必須使用腳手架作為施工現場。
(2)確定錨孔位置。對于輻射測量,在設計深鉆時,孔的深度必須比設計的錨桿長度長5cm,孔的深度必須大于錨桿外露環(huán)的長度。
(3)注入鋼絲繩錨固孔,用普通硅酸鹽水泥和中砂砂漿注入錨固孔,使錨固與砂漿充分接觸,固化后進行下一道工序施工。
(4)安裝垂直和水平支撐繩。支撐繩是SNS主動保護網系統(tǒng)的框架。安裝時請確保緊固,防止安裝后鋼絲繩網松動。
(5)安裝繩網,用φ9繩縫在繩網與支撐繩之間,縫制每件網片后,預拉縫合繩使繩網平整無凸起,然后用繩夾固定兩根縫合繩。結束。
(6)施工檢查。柔性防護網系統(tǒng)施工完成后,檢查各道路的支撐繩索和網片。如果故障已處理完畢,則需要重新安裝。
2. 無源保護網系統(tǒng)
(1)測量定位。選擇基巖作為基礎,安裝鋼柱和螺栓。
(2)打開錨孔注入。直接在巖盤上打一個孔,以確定錨桿進入巖盤的深度。裸露的部分可以用混凝土填充。地腳安裝完成后,將鋼架底座預埋在地腳螺栓中,并擰緊螺母。
(3)安裝鋼框架柱,將錨索吊環(huán)分別掛在鋼框架柱前端的吊架和錨桿上。在安裝過程中,需要拉緊上、下錨索。
(4)安裝支撐繩。有上下兩根支撐繩。安裝時,將上下支撐繩與下支撐繩在距泄壓環(huán)約40cm處用繩夾連接,形成兩個交錯的雙支撐繩結構。
(5)安裝繩網。先在鋼柱之間進行繩網,用繩夾將繩網與上下支撐繩連接,然后縫合,左右縫合繩兩端重疊1m。
(6)安裝布設在繩網內側的格柵。繩網的上緣與網的外側15cm重疊固定在網上。網格底部沿坡面0.5m鋪設。相鄰的網架重疊0.1m固定在繩網上。節(jié)點間距小于1m。
掃碼關注中領
營銷熱線:13885006355(彭先生) 服務熱線:400-0056-900
廠房地址:貴州省安順市平壩區(qū)夏云工業(yè)園區(qū)孵化基地3號 備案號:黔ICP備2021001771號-2